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郵箱
微信
首頁
信息發布
政策文件
辦事服務
互動交流
專題專欄
群眾來信1:關于中醫類醫師執業范圍問題
內容:
XXX反映其是一名中醫類執業醫師。在現實生活中,中醫類執業醫師的執業范圍老是遭到別人質疑。很多人以為中醫類執業醫師只能開中藥,不能在綜合醫院非中醫科科室執業上班。個別地方衛生執法部門在綜合醫院例行檢查中往往以其是中醫類醫師為依據,判定其超范圍執業,不允許其在相關科室執業,我想咨詢下,有沒有明確中醫類執業醫師的執業范圍的文件?能不能在綜合醫院的非中醫科科室上班?中醫藥都立法了,能不能給予明確的答復?
回復:
現行有關衛生、中醫藥的法律法規未禁止中醫類別醫師到綜合醫院中醫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執業。2017年7月1日實施的《中醫藥法》規定:“經考試取得醫師資格的中醫醫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培訓、考核合格后,可以在執業活動中采用與其專業相關的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這里所描述的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指的是對于國家有專門規定的限制類醫療技術,須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培訓考核后在該醫師專業相關的領域使用。對于一般的現代診療技術,則無須進行專門培訓和考核。
群眾來信2:關于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合法行醫資質獲取問題
內容:
XXX反映其為民間無證中醫,有獨到的疾病治療經驗,醫術也得到當地群眾認可,但因缺乏系統醫學理論學習,難以通過相關資格考試。被當地衛生主管部門以非法行醫名義,禁止行醫和重額罰款。像我這樣的問題全國也有很多,請求如何解決?
回復:
《中醫藥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由至少兩名中醫醫師推薦,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醫醫師資格;按照考核內容進行執業注冊后,即可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者在醫療機構內從事中醫醫療活動”,對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開辟了通過考核方式取得行醫資格的新渠道?!吨嗅t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已于2017年11月10日以國家衛生計生委第15號令形式印發,2017年12月20日起施行,目前各?。▍^、市)正在制訂本?。▍^、市)實施細則。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可按照相關規定通過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的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取得醫師資格。
群眾來信3:關于以往取得確有專長證書人員如何定位問題
內容:
XXX出身于民間傳統中醫世家,并于2013年經考核獲得《中醫確有專長證書》。想咨詢:《中醫法》實施后,如我等人員,應如何定位?是繼續持證僅能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還是直接納入《中醫藥法》中“傳統中醫師”范疇?抑或是此證僅代表過去時期的參加考試功能,如要進入“傳統中醫師”體系,此證無效,還需按照“傳統中醫師”認證考核標準來考試?
回復:
《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5號)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本辦法實施前已經按照《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規定取得《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的,可以按照本辦法規定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 《暫行辦法》(國家衛生計生委令第15號)實施前已按照《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衛生部令第52號)規定取得《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和《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的,可以申請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也可以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師承人員出師人員需繼續跟師學習滿兩年)。
群眾來信4:關于各省落實中醫醫術確有專長醫師報名考核問題
內容:
XXX反映國家出臺《中醫醫術確有專長執業醫師考核注冊管理辦法》都半年了,去地方中醫藥管理局咨詢,告知還沒有相關實施細則出臺也不告知政策落實的進度情況,請問地方中醫藥主管部門到底什么時候能真正開始實施?
回復:
各?。▍^、市)正在積極落實《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目前,青海省和遼寧省已發布實施細則,其他?。▍^、市)實施細則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或研討制訂過程中。
群眾來信5:關于當前中醫保健養生市場不規范問題
內容:
XXX反映在國家提倡大力發展中醫及中醫適宜診療技術的同時,很多非醫療機構鉆政策的空子,甚至打著中醫的旗號牟取暴利,簡單的刮痧、拔罐這些技術經他們鼓吹“精油刮痧、負壓拔罐”,價格嚴重虛高,甚至有些美容機構在毫無消毒措施的情況下給客人進行刺絡放血,梅花針及三棱針反復使用,更甚者干預臨床,宣稱任何疾病都可以通過這些療法“治愈”,其嚴重違背醫學原則,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安全隱患,建議不應該將中醫的門檻降低,導致市場混亂,請國家重視。
回復:
根據《中醫藥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為促進和規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發展,我局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對重點問題反復深入研究基礎上,形成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現正在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群眾來信6:關于請我局對中醫藥創新理論體系審評問題
內容:
XXX反映其經過多年臨床實踐,總結形成獨特創新中醫藥理論體系,現送來我局請局長審閱點評。
回復:
關于某種學術理論的價值應由具備專業知識的同行學者來評價,建議來信人將個人總結的“中醫藥新理論”以論文形式向中醫藥學術刊物投稿,以同行認可和引用率為判斷標準,以此作為對某項研究成果價值大小或學術影響力大小的重要評價標準。
群眾來信7:關于民間純中藥秘方、驗方,請求鑒定驗證,給予產品許可,專利認證等問題
內容:
XXX反映其為民間中醫世家,有多個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療方案和秘方驗方,請求我局派專家小組來我處或我直接來北京,當面鑒定審核,如療效可以,請求給予產品許可和專利認證,并請求全國臨床推廣,造福民眾。
回復:
民間醫藥是我國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醫藥源遠流長,為保障我國各族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許多民間醫藥技術、方法、方藥和器械在民間長期使用,對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雜癥療效獨特,具有深入挖掘和開發價值,是中醫藥自主創新的獨特領域。
對于群眾反映在民間已長期使用,已有確切療效的民間秘方驗方,希望當面審核鑒定后,給予產品許可和專利認證的要求。一是關于中藥制劑備案管理或注冊許可屬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管理權限范圍,建議持有人按照國家和當地藥監部門相關研發技術要求和注冊申報流程申請辦理;二是關于專利申報認證屬于國家知識產權局管理權限范圍,請按照國家和當地知識產權局有關知識產權管理辦法進行研究和申報。
群眾來信8:關于民間驗方,請求立項研究開發問題
內容:
XXX反映其自有體弱多病,多年求醫問藥,久病成醫,獲得治療特異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純中藥驗方,經他人試用,療效顯著,請求國家重視,給予立項研究開發。
回復:
對于群眾反映在民間長期使用,并有良好療效的民間驗方,希望得到立項研究開發的品種,建議持有人可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或醫藥企業進行對接,開展前期相關基礎研究,按照地方、國家中醫藥科技項目申報指南要求進行申報。
群眾來信9:關于民間驗方,希望無償捐獻問題
內容:
XXX反映其經多年臨床實踐,積累了一些臨床驗方,病人試用效果顯著,現希望無償捐獻給國家,請國家予以重視,待時機成熟時,可以開發利用、臨床推廣。
回復:
由于民間中醫藥來源廣泛、形式多樣,其安全性、有效性評價驗證還存在較多困難,我局一直關注并開展相關工作。根據今年7月1日施行的《中醫藥法》中指出的“國家鼓勵組織和個人捐獻有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價值的中醫藥文獻、秘方、驗方、診療方法和技術”要求,我局正在對2006年制定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受理中醫藥無償捐獻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以進一步明確、規范捐獻流程,加強監管,開展科學研究和臨床應用價值評價,使捐獻的中醫藥文獻、秘方、驗方、診療方法和技術發揮更好價值。
群眾來信10:關于香港香港居民內地執業問題
內容:
XXX來信反映其屬于香港居民,但本人已在國內醫學院校就讀五年,日后預在大陸發展,即將面臨執醫問題,希望得到解決方法。
回復:
香港居民獲得醫師資格相關問題可按照《關于取得內地醫學專業學歷的臺灣香港澳門居民申請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衛醫發〔2001〕249號)、《關于落實<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和<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中醫療及牙醫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衛醫發〔2003〕333號)、《關于落實<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和<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中醫療及牙醫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衛醫發〔2005〕141號)等有關文件執行。政策具體內容可登陸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查詢。
國務院部門網站>>>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外交部
國防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教育部
科學技術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公安部
國家安全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水利部
農業農村部
商務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退役軍人事務部
應急管理部
人民銀行
審計署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國家外國專家局
國家航天局
國家原子能機構
國家海洋局
國家核安全局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海關總署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統計局
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
國家醫療保障局
國務院參事室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
國家宗教事務局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
國務院研究室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新華通訊社
中國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中國氣象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行政學院
國家信訪局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國家能源局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移民管理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鐵路局
中國民用航空局
國家郵政局
國家文物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
出入境管理局
國家公園管理局
國家公務員局
國家檔案局
國家保密局
國家密碼管理局
各司子站>>>
辦公室
人事教育司
規劃財務司
政策法規與監督司
醫政司
科技司
國際合作司
機關黨委
機關服務中心
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香港
直屬單位>>>
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華中醫藥學會
中國中醫藥報社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國際交流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
中醫藥社會團體>>>
中華中醫藥學會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
中國針灸學會
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會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
中國中藥協會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
中國醫學氣功學會
中國藥膳研究會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世界醫學氣功學會
Copyright@2006 www.d21med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工體西路1號 電話:59957777
版權所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ICP備案:京ICP備16052956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450005號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性欧美大胆无码免费视频,一品道门免费视频日本